S__3088566.jpg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6240

並沒有完整追完這部在台灣引起熱議的戲,只有斷續看過,選擇看編劇書是可以在短時間就看完全劇還學習到編劇技巧,看了書中的訪談紀錄,才知道一個戲本要影視化有如何不容易,編劇去做田野調查、導演要想辦法傳達劇本的初衷、製作人要在成本和擬真中拿捏預算、演員的表演呈現,要各方面配合才能呈現一個完美的戲劇。

在還沒看過本劇和劇本書時,我對無差別殺人罪人的態度跟辯護律師的岳父態度一樣,認為何必浪費社會資源替這樣的人說話、爭取人權。但就因為這個故事讓人有重新思考的機會,就像導演說的「如果因為這戲而能讓某些人的真實人生有好的轉變,那怕只是一點點,那就是做戲的人最大的榮光。」或許如劇中王赦律師所說如果不去探索原因就無法預防這樣的悲劇再度發生。看過一本小說是有關壞人的DNA是天生的?但忘了書名,探索原因對預防類以的犯罪有用嗎?不知道。但沒有探討就處刑,或許是大家怕去面對真相,就像本劇的另一個想要探討的問題,精神病被標籤化。

精神病的議題,從我看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後就覺得似乎每個人都有精神病特質,只看有沒有外顯而已,吃藥有副作用,所以患者不喜歡吃,但不吃又很難只靠意志力控制。劇中的思聰就是這樣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照顧者的辛苦、患者的爭扎、社工的安撫、精神科的治療都在劇中一一呈現。

本劇還談到了媒體,「目前媒體多被收視率綁架,媒體是社會公器,但卻將內容歸因於觀眾想看。」而不去發揮第四權的功能,教育觀眾也是值得深入討論問題,這都是台灣目前面臨的問題,所以才會讓本劇觀眾感同身受,引起很多關注與討論。

短短10集戲劇和劇本當然無法深入探討議題的深層,但熱議就是一個對社會議題重新開始思考的契機,期待第二季在編劇呂蒔媛筆下又會開發出什麼新風貌。  

arrow
arrow

    jane03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