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__5251074.jpg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9921

有次在紀伊國書店看到這本書在排行版上,好奇在實體書店勢微的現況下,如何逆襲?在我的書櫃爆炸了群組愛書同好的解說下,知道本書作者嶋浩一郎是日本博報堂廣告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對這本書產生更大的興趣,更幸運的是在我還沒入手時,在圖書館就遇到這本新書。

為什麼要逛書店?因為你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資訊,每間書店都有不同的陳列方式,逛書店就像在書架之間旅行。

作者覺得比起收集有用的資訊,收集「無用」資訊的人更能提出好的企劃,而書店是去遇見無用之物的地方。

「買書,不必為讀書!」「所有的書都不丟掉」是作者對書的策略,無法認同也做不到,每天買書(包括雜誌)都不丟掉,也要經濟好、房子又大才做的到。不過關於這部份書中提到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作者的老婆叫他選出100本書丟掉,結果老婆一看大怒,因為他選出來要丟掉的100本書全都是老婆買的 XDDD

作者也在書中提到激發創意性跳躍的思考閱讀,企劃或新創意所需的要素就是「意想不到」和「欲望」,將乍看無關的資訊加以組合來產生企劃案。組合作業中有一項關鍵就是你的「觀點」,而練習將意想不到的資訊組合最適合的地方就是書店。

前面提到作者選書、讀書的方法,最後一章才是提到作者如何做到書店的逆襲,他開的B&B書店就是以社區書店為出發點,想建立書店新典範,至於怎麼做到,留給同樣愛書的你去探索。

我上星期四去台中的蔦屋書店,也辦了T-Card,我也知道日本的蔦屋書店主要收入為已轉型為收集大數據的網路資訊和媒體,不過在台灣,除了每週四會員日九折,完全不折扣的書店,光辦一些活動和餐廳真的獲利嗎?看著少少的買單人數,覺得好奇?若不能長期獲利,為何來台灣展店?難道只是為了搜集更精確的亞洲T-Card資訊?雖然有良好的書店的體驗,但同樣的書在其他實體書店(例如誠品或其他地方書店折扣中),有多少人會為了良好的書店體驗買單?

或許就像本書作者說的,為了賣書讓書店存活下去,只能用愛與熱情來多方面經營。如果是我來經營,大概也是結合咖啡店、讀書會等辦活動的方式,想想真沒創意,應該很難在目前殘酷的書店環境下獲利生存,所以珍惜實體書店,除了網路購書,逛書店時若是有看到喜歡的書,我至少會買一本支持自己喜歡的書店。

相關連結:

B&B(Book Beer)官網、FB

http://bookandbeer.com/

https://www.facebook.com/bookandbeer

arrow
arrow

    jane03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